有很多人问华子,在彩超检查时发现颈动脉斑块,是不是一定要吃药了?华子说,并不是所有的颈动脉斑块都需要吃药。颈动脉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出现斑块的血管,但大多数人颈动脉中的斑块危险性并不高,主要是可以作为人体动脉系统的“窗口”,从颈动脉斑块的程度,评估大脑和心脏面临的危险性。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风向标”

人体健康的动脉,有着致密光滑的内膜,血液在其中流动不受阻碍。但是如果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因素存在的时候,就容易造成动脉内膜的损伤,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就会从破损处进入动脉内膜中,之后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变成泡沫细胞沉积在动脉内膜之中,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人体的颈动脉负责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在颈部有一处“Y”形分支,一个分支为颈内动脉,负责大脑神经的血液供应;另一个分支为颈外动脉,负责面部、颅骨的血液供应。在分支处血流剪切力会产生变化,容易造成此处动脉内膜的机械损伤,所以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发部位。

人过中年之后,超过一半人都会出现颈动脉斑块。不过在正常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速度很慢,结构也很稳定,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影响。但是在“三高”、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下,颈动脉斑块就会加速进展。

进展迅速的颈动脉斑块,其内部的LDL-C较多,脂质核心更大,会呈现出“皮薄馅大”的不稳定状态。颈动脉斑块可以作为一个“风向标”,反映整个动脉系统粥样硬化的程度,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性进行预估。

二、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性

颈动脉斑块可能造成的后果有两种:

1、斑块自身的进展:如果损伤动脉内膜的因素不能消除,LDL-C会持续进入动脉内膜,斑块就会持续进展,慢慢长大。不过在正常情况下,斑块进展的速度很慢,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颈动脉内膜上就会形成脂纹,在中老年才会出现斑块,然后进展至血管出现严重狭窄时,还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颈动脉斑块自然进展到明显影响供血的时候,很可能已经超过了人类的预期寿命,去干预这样的斑块没什么意义。但是在“三高”、吸烟等因素刺激下,斑块会加速进展,造成动脉的狭窄,造成大脑缺血。

2、斑块发生破溃:斑块的内部是泡沫细胞构成的脂质核心,其表面覆盖一层纤维帽。如果脂质核心较小,斑块相对比较稳定,可以与人体在一起相安无事数十年。

但是有些斑块的脂质核心大,纤维帽较薄,在血流冲刷、动脉痉挛、收缩等因素的作用下,斑块表面就可能发生破溃。破溃的表面会诱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栓又有可能脱落随血液流动变成栓子,堵塞远端较小口径的动脉。

颈动脉、脑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破溃是造成脑梗塞的主要原因,心脏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溃,是造成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三、颈动脉斑块的治疗

在进行彩色超声检查的时候,超声报告可以判断斑块的性质,比如“强回声”、“等回声”等字样的斑块,意味着是稳定斑块。如果有“低回声”、“混合回声”等字样的斑块,意味着是不稳定的斑块。

如果是稳定的斑块,颈动脉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狭窄,也没有出现黑视、头晕等大脑缺血的症状,一般不需要对斑块进行治疗。只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并且戒烟,控制好体重,每年复查一次颈动脉彩超就可以了。

如果是不稳定的斑块,或是颈动脉狭窄程度已经超过了50%,则建议进行治疗。主要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水平。没有发生过相关疾病,为了预防疾病,把LDL-C控制到2.6mmol/L以下;已经发生过相关疾病,为了预防疾病复发,要把LDL-C控制到1.8mmol/L以下。

预防疾病复发,以及颈动脉狭窄超过50%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还要服用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这样在斑块发生破溃的时候,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总结一下,大多数人都会出现颈动脉斑块,如果斑块稳定,颈动脉也没有出现严重狭窄,只需要控制好“三高”,保持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就好。如果斑块不稳定,危险程度较高,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了。我是药师华子,欢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khmu.com/zzygc/160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