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数值过高,常见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可见头昏、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就会有出血表现;多数出血情况都是自发性的,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倾向,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对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主要是及时降低血小板数值,减少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主要用药如下:

骨髓抑制性药物:白消安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

放射核素磷(32P):口服或静脉注射,首次剂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给药一次。一般不主张应用,因为诱发白血病的可能。

单采/血小板分离术:迅速减少血小板数量,改善症状。常用于胃肠道出血、妊娠及分娩、选择性手术前。

干扰素:最近有人提出用α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对巨核细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缩短。剂量为3~5mu/d。

其他如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消炎痛可防止血小板聚集。有血栓形成者用肝素或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切脾是禁忌的。

上述西医治疗方案,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容易对患者机体产生其他不良影响。因此,建议血小板增多症患者配合中医辨证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让患者的病情能够尽快得到好转,避免病情的加剧进展。

更多血小板增多疾病知识或病友帮助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khmu.com/zzyfl/149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