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刚确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患者,身体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患者有明显的眩晕、头痛,甚至出现自发性出血和血栓形成倾向,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临床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以降血小板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

一线药物:羟基脲和干扰素

羟基脲:8周内80%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可降至×L以下,然后给予适当的维持剂量治疗,患者需要长期用药,甚至终身服药,长期用药副作用较大。对羟基脲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可换用干扰素或阿拉格雷等二线药物。

干扰素:为年龄40岁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部分患者在使用干扰素后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抑郁等精神症状,因此在使用干扰素前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精神病史。

二线药物:阿那格雷,白消安、双溴丙哌嗪和32P等

阿那格雷:遵医嘱按剂量服用,维持PLT×L。PLT维持在(~)×L为最佳。

白消安、双溴丙哌嗪和32P:由于这些药物的最严重不良反应是远期发生治疗相关性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肿瘤,现仅作为老年患者的二线药物选择。

专家建议,对于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为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提高药物疗效,患者应尽早介入针对性的中医药联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更多血小板增多疾病知识或病友帮助可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xkhmu.com/zzyfl/14917.html
------分隔线----------------------------